吾爱光设

 找回密码
 注册
会员须知
会员须知
实用帮助
实用帮助
查看: 326|回复: 12

[我分享] 物镜设计难度的影响因素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5-9-13 09:53
  • 签到天数: 1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47

    主题

    359

    回帖

    1

    积分

    小白

    积分
    1
    发表于 2025-9-8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规的显微物镜视场数OFN基本是固定在某个范围,20到30之间居多,根据公式FN=MAG*Y,FN为视场数,MAG为放大倍率,Y为实际的成像物体高度,即盖玻片下面的样品可观测的大小。随着放大倍率的增加,样品可观测区域逐步减小,即视场减小,物镜的设计难度除了像质矫正水平以外,与通光量有关,即孔径与视场-NA与Y,所以常见的高放大倍率物镜,其NA往往较大。除了像质矫正水平以外,工作距离也会影响设计难度,一般采取工作距离*焦距这个系数作为评价标准,系数越大,越不好设计,常见的低倍显微物镜,工作距往往20mm左右,有人称之为长工作距离,但从这个系数的角度来说,不算真正的长工作距物镜。若放大倍率100倍的物镜,工作距能到达10mm及以上,这样的物镜显然比前者具备更大的retrofocus特性。

    但是,本人有部分疑问,若一个物镜焦距4mm、放大倍率50x、NA0.45、工作距15mm、物方全视场0.6mm,将其等比例缩放到焦距40mm、NA0.45、工作距150mm、物方全视场6mm,单纯从物方视场和NA乘积的角度来说,后者比缩放前大了快10倍,但是这样在像方边缘视场的出射角在缩放前后都是一样的(无限共轭)。若为了乘积一样,把缩放后的视场改为0.6mm,整个系统几乎只对轴上进行像差矫正。不是很明白缩放前后设计难度的变化,请各位前辈指教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9-12 09:14
  • 签到天数: 298 天

    [LV.8]以坛为家I

    44

    主题

    736

    回帖

    94

    积分

    入门

    积分
    94
    发表于 2025-9-8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缩放光斑就变大了10倍啊,艾里斑大小又没变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5-9-13 09:53
  • 签到天数: 1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47

    主题

    359

    回帖

    1

    积分

    小白

    积分
    1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达利园效应 发表于 2025-9-8 08:02
    直接缩放光斑就变大了10倍啊,艾里斑大小又没变

    从光通量的角度怎么理解呢,NA不变的情况下,视场增加十倍,收集的光是缩放前的10倍?如果缩放后视场依旧保持0.6mm,这样做有意义吗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9-12 09:14
  • 签到天数: 298 天

    [LV.8]以坛为家I

    44

    主题

    736

    回帖

    94

    积分

    入门

    积分
    94
    发表于 2025-9-8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载幽咽 发表于 2025-9-8 08:13
    从光通量的角度怎么理解呢,NA不变的情况下,视场增加十倍,收集的光是缩放前的10倍?如果缩放后视场依旧 ...

    应该是吧

    最大像高保持不变的话,焦距是原来的10倍,那物方视场角小了很多啊,视野范围有限吧,反正放大倍率也没变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5-9-13 09:53
  • 签到天数: 1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47

    主题

    359

    回帖

    1

    积分

    小白

    积分
    1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达利园效应 发表于 2025-9-8 08:25
    应该是吧

    最大像高保持不变的话,焦距是原来的10倍,那物方视场角小了很多啊,视野范围有限吧,反正放大 ...

    从通光量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缩放后视场变为原来的10倍导致难度增加10倍吗?要维持缩放前后的难度,就只能减少缩放后视场,或者降低NA。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9-12 09:14
  • 签到天数: 298 天

    [LV.8]以坛为家I

    44

    主题

    736

    回帖

    94

    积分

    入门

    积分
    94
    发表于 2025-9-8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千载幽咽 发表于 2025-9-8 08:49
    从通光量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缩放后视场变为原来的10倍导致难度增加10倍吗?要维持缩放前后的难度,就只能 ...

    应该是吧

    虽然物方视场角没变,但是像方视场也是视场啊,把视场设置改成像高,反正我是这么理解的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5-9-13 09:53
  • 签到天数: 1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47

    主题

    359

    回帖

    1

    积分

    小白

    积分
    1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达利园效应 发表于 2025-9-8 08:53
    应该是吧

    虽然物方视场角没变,但是像方视场也是视场啊,把视场设置改成像高,反正我是这么理解的

    你说的像高是指zemax里的image height吧,物镜设计一般是反向,像高实际上是物镜使用时候的物高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9-12 09:14
  • 签到天数: 298 天

    [LV.8]以坛为家I

    44

    主题

    736

    回帖

    94

    积分

    入门

    积分
    94
    发表于 2025-9-8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载幽咽 发表于 2025-9-8 09:08
    你说的像高是指zemax里的image height吧,物镜设计一般是反向,像高实际上是物镜使用时候的物高
    ...

    其实都无所谓的,反正光路可逆。

    因为物镜的放大倍率是大于1的,避免优化时像方光线剧烈变化,所以逆向追迹光路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9-13 21:22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以坛为家II

    14

    主题

    285

    回帖

    49

    积分

    新手

    积分
    49
    发表于 2025-9-8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重要的点就是放大倍率50X,管镜焦距也得放大10X.针对物镜f4mm,管镜焦距f200mm;若是f40mm,管镜焦距f2000mm,到CCD的距离大了10x,光路太长了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5-9-13 09:53
  • 签到天数: 1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47

    主题

    359

    回帖

    1

    积分

    小白

    积分
    1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岸 发表于 2025-9-8 09:36
    有个重要的点就是放大倍率50X,管镜焦距也得放大10X.针对物镜f4mm,管镜焦距f200mm;若是f40mm,管镜焦距f20 ...

    暂时没考虑管镜,因为尺寸大了太多,后组平行光出射的地方尺寸都奔30多mm去了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我们|本论坛只支持PC端注册|手机版|小黑屋|吾爱光设 ( 粤ICP备15067533号 )

    GMT+8, 2025-9-13 23:2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