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光设

 找回密码
 注册
会员须知
会员须知
实用帮助
实用帮助
查看: 302|回复: 9

怎么确定镜头工作距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5-10 09:57
  • 签到天数: 77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1

    主题

    82

    回帖

    3

    积分

    小白

    积分
    3
    发表于 2025-5-6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教一下各位,图中的工作距离3m~~∞/15m~~∞是怎么确定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呀?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带入近摄距做优化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5-12 08:30
  • 签到天数: 650 天

    [LV.9]以坛为家II

    43

    主题

    447

    回帖

    58

    积分

    入门

    积分
    58
    发表于 2025-5-6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设计值,标准品要嘛市面上常规工作距离,不然就是自己定的或着该镜头能做到的设计值,设计时多重结构优化不同工作距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5-10 09:57
  • 签到天数: 77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1

    主题

    82

    回帖

    3

    积分

    小白

    积分
    3
     楼主| 发表于 2025-5-6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白小帅 发表于 2025-5-6 10:26
    人家设计值,标准品要嘛市面上常规工作距离,不然就是自己定的或着该镜头能做到的设计值,设计时多重结构优 ...

    那意思就物距3m时,系统mtf也要在截止评率处>0.2?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5-11 08:40
  • 签到天数: 652 天

    [LV.9]以坛为家II

    50

    主题

    422

    回帖

    22

    积分

    新手

    积分
    22
    发表于 2025-5-6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sj123456 于 2025-5-6 10:45 编辑

    采用的浮动对焦,能够满足不同工作距离下MTF清晰。自己搜浮动对焦。这种工作距离基本都是0.3M到无穷

    你这焦距怎么变化这么大,变焦也不像啊。。。。。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5-12 09:59
  • 签到天数: 86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9

    主题

    75

    回帖

    12

    积分

    小白

    积分
    12
    发表于 2025-5-6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1.工业镜头宣传资料里,WD 指的是物侧最后一块光学元件(通常是前镜片或保护玻璃)到被测物体表面的距离,而数据表常给出 “可实现名义分辨率且无需额外调焦机构” 的 最小物距,有时再补充“∞”(表示远距离或无限远)来说明这支镜头在远处也能合焦。因为工业镜头大多配合固定安装的相机使用,WD 实际上就是“用户安装好镜头后,物体必须处在的距离区间,才能保证厂家声明的成像指标”。
    2.工业镜头的数据表写“3 m~~∞/15 m~~∞”表示同一款变焦镜头在两段焦距下的最小合焦距离各不相同。
    3.判断标准:(1)光学性能基准:对近距离逐点评估 MTF、像面弯曲、畸变、相对照度 等指标;以 《ISO 12233》或者客户定制解像力靶得到的 MTF ≥ 0.2/0.3(或别的阈值)作为“合格”标准;找到在所有可调行程内、第一次达不到阈值的物距,把稍远一点的位置记作 “Min WD”。(2)机械行程限制:内对焦或镜筒伸缩会带来镜片边缘遮蔽、滑环间隙、螺纹强度等机械约束;机械行程常先于光学指标决定“最小螺纹退刀量”,进而限定最小 WD。(3)生产公差与温漂:设计时用 Monte-Carlo 加上温度漂移(-20 °C ~ 60 °C或者其他的温度区间指标)模拟;取 3σ 水平仍满足 MTF 阈值的“最坏工件”距离,保证量产一致性。(4)检测手段:厂商会在 检测基座 (collimator or telecentric projector) 上放置被测卡尺或分辨率靶;移动靶到镜头近端,观察中心与像场边缘 MTF 是否过线。到达临界点即记录 WD。
    4.设计阶段是否需要把近摄距纳入优化需要分镜头的类型:(1)定焦镜头:先选定 “标称工作距离” (通常是应用场景需求) 作为主优化面;在 Merit Function 中加入 2-3 个物距 (标称 ±Δd) 的约束权重,以防止近距退化过快。(2)手动/自动对焦:单独优化 ∞;靠后期机械移动像面或镜组实现近摄(需要把机械行程设计到足够长,否则近摄时可能出现视场遮蔽。)。(3)变焦镜头:在 Zemax/Code V 中用 “Vary-Conjugate Zoom” 或(multi-configuration) ;每一个焦段同时约束“∞ 点”与“最近对焦点”,再用全局 Merit Function 平衡。
    #不把近摄距纳入 Merit Function ≈ 放弃对那一段距离的质保;因此只要产品手册里敢写“3 m~~∞”,那 3 m 附近的成像质量一定在设计和量产中被主动验证过。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5-12 08:45
  • 签到天数: 192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3

    主题

    559

    回帖

    91

    积分

    入门

    积分
    91

    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25-5-7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猫警长 发表于 2025-5-6 14:18
    1.工业镜头宣传资料里,WD 指的是物侧最后一块光学元件(通常是前镜片或保护玻璃)到被测物体表面的距离, ...

    第4点,(1)定焦镜头优化,针对不同物距优化,后截距是否需要设为变量进行优化?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5-12 08:30
  • 签到天数: 650 天

    [LV.9]以坛为家II

    43

    主题

    447

    回帖

    58

    积分

    入门

    积分
    58
    发表于 2025-5-7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树下闲谈 发表于 2025-5-6 10:32
    那意思就物距3m时,系统mtf也要在截止评率处>0.2?

    物距3m到无穷可以说变化不大了,不需要浮动对焦,多重结构调后焦就行,都得达到要求MTF
    变焦的镜头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5-12 09:59
  • 签到天数: 86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9

    主题

    75

    回帖

    12

    积分

    小白

    积分
    12
    发表于 2025-5-7 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wsfxn 发表于 2025-5-7 00:56
    第4点,(1)定焦镜头优化,针对不同物距优化,后截距是否需要设为变量进行优化?
    ...

    定焦镜头的成品必须把后截距锁定到卡口规格;在多物距优化时,可临时把 BFL 作为“补偿变量”帮助寻优或做公差分析,但最终需要把它约束(或耦合)为同一数值,确保任何工作距离下装到相机后都能即时合焦并满足 MTF 指标。也就是说在开始优化寻找可行性结构时可将后截距设为变量,便于软件快速找到低像差的可行性结构。如果早期将后截距设为常量则会限制收敛空间,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定型后必须锁定(或者把 ΔBFL 约束在“组装可调量”内),否则设计结果在真实装机时无法兑现。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5-12 08:45
  • 签到天数: 192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3

    主题

    559

    回帖

    91

    积分

    入门

    积分
    91

    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25-5-7 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猫警长 发表于 2025-5-7 02:31
    定焦镜头的成品必须把后截距锁定到卡口规格;在多物距优化时,可临时把 BFL 作为“补偿变量”帮助寻优或 ...

    明白了,多谢!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5-5-10 15:48
  • 签到天数: 98 天

    [LV.6]常住居民II

    1

    主题

    32

    回帖

    1

    积分

    小白

    积分
    1
    发表于 2025-5-7 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razy_nima 于 2025-5-7 03:08 编辑
    黑猫警长 发表于 2025-5-7 02:31
    定焦镜头的成品必须把后截距锁定到卡口规格;在多物距优化时,可临时把 BFL 作为“补偿变量”帮助寻优或 ...

    您好,我有一个疑问。
    对于景深小的镜头,物距改变较大时,想要清晰成像需要改变后焦重新对焦,这种情况下工作距离是不是不能填3m~∞(举例)了?因为不满足您说的这一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本论坛只支持PC端注册|手机版|小黑屋|吾爱光设 ( 粤ICP备15067533号 )

    GMT+8, 2025-5-12 18:4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