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光设

 找回密码
 注册
会员须知
会员须知
实用帮助
实用帮助
查看: 191|回复: 8

[求助] [已解决]二次成像结构求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5-4-28 13:18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8

    主题

    33

    回帖

    2

    积分

    小白

    积分
    2
    发表于 2025-4-29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哈哈怪6 于 2025-4-29 16:37 编辑

    请问一下大家,按照公式来算的近轴结构,他表示出瞳在冷光阑处,而入瞳在前组主面上,论文网上都是前组口径大,后组小,我用近轴搭建跟他们完全不同,为啥呀,计算没错而出入瞳位置也对,就是口径不对,导致后续光学系统优化时候老是后组大。这是咋回事
    最佳答案
    2025-4-30 08:23

    我看了下,
    1.文章里讲的是,要先确认
    1.1系统焦距f(通过系统总长L和系统FOV可计算得到)
    1.2 冷阑到探测面的距离Dcs
    1.3 然后再计算得到物镜焦距fo,中继镜焦距fR,还有中继镜的放大率m;

    2.你这个建模思路和文章里的示意图有偏差,
    要在完成1的基础上,然后按要求输出这些参数就可以了。
    我这里做了个草稿,可以自己改改,注意zemax计算入曈位置需添加dummy face,然后具体关系你可以再研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5-4-30 01:57
  • 签到天数: 102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7

    主题

    415

    回帖

    125

    积分

    入门

    积分
    125
    发表于 2025-4-30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焦距分配的问题,第二片光焦度太小了,光学后焦也稍微减短一点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5-4-28 13:18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8

    主题

    33

    回帖

    2

    积分

    小白

    积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生之年 发表于 2025-4-30 02:01
    焦距分配的问题,第二片光焦度太小了,光学后焦也稍微减短一点

    焦距是按他公式算的呀,而且试了其他也是这样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4-29 02:58
  • 签到天数: 41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2

    主题

    188

    回帖

    22

    积分

    新手

    积分
    22
    发表于 2025-4-30 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公式和示意图是哪个论文/教科书的,附一下原始页面,我怀疑你建模理解错了。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5-4-28 13:18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8

    主题

    33

    回帖

    2

    积分

    小白

    积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tinyheaven 发表于 2025-4-30 02:17
    你这个公式和示意图是哪个论文/教科书的,附一下原始页面,我怀疑你建模理解错了。 ...

    我看网上都是参考他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4-29 02:58
  • 签到天数: 41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2

    主题

    188

    回帖

    22

    积分

    新手

    积分
    22
    发表于 2025-4-30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怪6 发表于 2025-4-30 04:31
    我看网上都是参考他的

    原文献上传一下,题目写出来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5-4-28 13:18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8

    主题

    33

    回帖

    2

    积分

    小白

    积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tinyheaven 发表于 2025-4-30 06:22
    原文献上传一下,题目写出来

    First-Order Analysis of Thermal Defocus in Infrared Imaging Systems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4-29 02:58
  • 签到天数: 41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2

    主题

    188

    回帖

    22

    积分

    新手

    积分
    22
    发表于 2025-4-30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为最佳答案   

    我看了下,
    1.文章里讲的是,要先确认
    1.1系统焦距f(通过系统总长L和系统FOV可计算得到)
    1.2 冷阑到探测面的距离Dcs
    1.3 然后再计算得到物镜焦距fo,中继镜焦距fR,还有中继镜的放大率m;

    2.你这个建模思路和文章里的示意图有偏差,
    要在完成1的基础上,然后按要求输出这些参数就可以了。
    我这里做了个草稿,可以自己改改,注意zemax计算入曈位置需添加dummy face,然后具体关系你可以再研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5-4-28 13:18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8

    主题

    33

    回帖

    2

    积分

    小白

    积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tinyheaven 发表于 2025-4-30 08:23
    我看了下,
    1.文章里讲的是,要先确认
    1.1系统焦距f(通过系统总长L和系统FOV可计算得到)

    谢谢,这些我都确认好了,通过具体焦距,我给定一个放大率能算出系统总长,根据总长放大率以及焦距就能算出两个组的焦距,就是口径这块出问题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本论坛只支持PC端注册|手机版|小黑屋|吾爱光设 ( 粤ICP备15067533号 )

    GMT+8, 2025-5-1 03:4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