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光设

 找回密码
 注册
会员须知
会员须知
实用帮助
实用帮助
查看: 311|回复: 5

[求助] 关于二次成像系统在优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4-29 02:09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常住居民I

    8

    主题

    25

    回帖

    3

    积分

    小白

    积分
    3
    发表于 2025-4-2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做中波红外的镜头设计,最开始参考论坛的帖子计算一次成像焦距和倍率,帖子放在下面了,计算好后我分开设计的一次像和中继,拼接后一起优化,但是优化过程中我发现我的一次成像的焦距变大了,比如我-800mm的镜头,计算设计一次成像镜头的值是500mm焦距,但是优化过程中变成了800mm,我在优化过程中需要加操作数控制前组镜头的焦距吗,还有就是大家在设计二次成像过程中是怎么设计的,分开设计还是一次设计的,倍率选择多少合适,以及二次成像无热化调焦过程中,选择前组镜片调焦合适还是后组,怎么确定调焦镜片,还有材料的怎么组合好一些,非球面加在那一块镜片会好一些,
    中波制冷红外二次成像系统如何确定中继组放大倍率m - 论坛新人区 - 吾爱光设 - Powered by Discuz!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4-29 02:57
  • 签到天数: 260 天

    [LV.8]以坛为家I

    16

    主题

    136

    回帖

    0

    积分

    小白

    积分
    0
    发表于 2025-4-2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选择先计算好前后组的焦距和倍率等指标,然后分开跑,拼接之后先单独优化前组,再单独优化后组;之后把一次成像面那个位置设置为边缘光线高度0;同时控制间隔来使一次像点不会出现在玻璃内部;然后一起优化。后组倍率我会控制在0.8-1.2之内。结构成型之后就不会再控制前后组的焦距了。调焦那里看你具体结构,我一般非球面一般加在不同光瞳内光线变化不太一致的表面上,也就是说像差大的表面。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5-4-30 01:17
  • 签到天数: 262 天

    [LV.8]以坛为家I

    42

    主题

    125

    回帖

    2

    积分

    小白

    积分
    2
    发表于 2025-4-2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Laoshiwangmima 发表于 2025-4-2 10:27
    我是选择先计算好前后组的焦距和倍率等指标,然后分开跑,拼接之后先单独优化前组,再单独优化后组;之后把 ...

    想学习一下这个方法。因为我一般情况下都是拿二次成像初始结构去优化的。有个问题就是一次成像的位置容易跑,然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前组的镜片过多五六片,后组矫正像差的镜片可能就一两片,头重脚轻。如果是分开优化的话,1.结合到一起的时候是怎么结合的?2.保证一次成像的边缘光线成像高度为0,是在一次成像位置设为了虚拟面还是正常标准面?3.用的是控制边缘光线高度的操作数还是IMSF这个操作数。不好意思,问题有点多哈哈。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4-7 14:49
  • 签到天数: 102 天

    [LV.6]常住居民II

    7

    主题

    24

    回帖

    0

    积分

    小白

    积分
    0
    发表于 2025-4-2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你参数计算准确的话,分别把前后组优化到衍射极限以后再拼接得到的系统基本上就是衍射极限的,只是你要控制好前组的出瞳孔和后组的入瞳位置一致。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4-29 02:57
  • 签到天数: 260 天

    [LV.8]以坛为家I

    16

    主题

    136

    回帖

    0

    积分

    小白

    积分
    0
    发表于 2025-4-2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ome 发表于 2025-4-2 13:45
    想学习一下这个方法。因为我一般情况下都是拿二次成像初始结构去优化的。有个问题就是一次成像的位置容易 ...

    我这里也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方法,没系统性学过,只能用来参考:第一个结合问题,我是确保前面系统像面和后面系统像面大小一致,前组主光线和中继面夹角尽量靠近0,后组优化也尽量靠近0;后组的F数就是你系统的F数;第二个虚拟面问题,我没有添加操作数 我是直接用边缘光线高度解来定位一次像面,因为我IMSF用的不熟练, 用边缘光线解主要是来控制一次像面的位置,让一次像面的位置,避免一次像面变到镜片里面;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5-4-28 13:18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8

    主题

    33

    回帖

    2

    积分

    小白

    积分
    2
    发表于 2025-4-30 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Laoshiwangmima 发表于 2025-4-2 10:27
    我是选择先计算好前后组的焦距和倍率等指标,然后分开跑,拼接之后先单独优化前组,再单独优化后组;之后把 ...

    这个倍率是正的吗,博主能看一下我的贴子吗,我最近遇到挺多问题,希望前辈能解答一下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本论坛只支持PC端注册|手机版|小黑屋|吾爱光设 ( 粤ICP备15067533号 )

    GMT+8, 2025-5-1 03:23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