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ly 于 2024-5-22 20:11 编辑
1、刚开始随便选了材料,用的F2和H-ZK4,利用公式计算出了后半部分透镜的半径以及间隔直接把前后透镜以对称的形式输入zemax,发现焦距和目标值差别非常大。打破对称性直接进行优化,透镜完全没有可加工性 2、重新检查后半部分,由于镜片厚度的设置焦距和目标值有差别但不大,先对后半部分透镜进行优化 ,但优化过程中,发现面型一直会优化成弯月型 思考是不是跟最初选的材料有关 3、我选用了书上给的材料,还是一样,优化后透镜的面型会变得很奇怪 一步一步跟着书上的步骤,发现我优化习惯先用默认评价函数,去掉默认评价函数,面型就不会跑,很奇怪 4、在后半部分优化的比较好的情况下,加入前半部分组成对称结构,此时彗差由于对称结构抵消较小。焦距和目标值差的还比较大,先优化焦距。后组透镜拾取前组透镜,优化过程一定要逐步设置变量。比如,先使半径和透镜间距作为变量,如果全放开整个结构就会变掉 5、加入TRAC,我理解的是用默认评价函数优化 6、逐渐增大视场到 20 7、打破对称结构,只有厚度跟随,进行锤形优化
最后用的材料是H-ZLAF68C和H-ZF3,H-ZLAF68C没有找到对应的价格,但应该比较贵 透镜的可加工性还可以
公差分析用的Q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