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8194 于 2023-4-23 09:16 编辑
你很聪明,虽然你还不是行内人,但是你确实是一个机灵的光工。 也有可能成为一个不错的产品经理。
我一个个回答你的问题:
1. 传统的手术显微镜是比较复杂的,它涉及多个医生的观测体位, 主刀镜、副刀镜、麻醉医生及主任医生观测的屏幕这三个视角。
所以中间有一些分光系统以及CMOS。 单纯对于主刀医生的视角而言,由3个定焦的物镜,基本上焦距在150-250之间,然后一个变倍系统,主要是为了放大物镜的像面,然后一个目镜。 它的照明系统有三种模态,可见光匀化照明(无影灯)、血管造影照明、近红外照明。
2. 你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但是你不能以工程的视角去考虑需求,这个是你未来要改掉的习惯。 首先要回答你的问题,
手术显微镜可以不配目镜。
你也说了,可以用CMOS来看,毕竟CMOS分辨率更高,更清晰,也不用盯着目镜去看,医生为什么不开心呢?
2.1 传统手术显微镜的最大弊病就是,视角不一致的问题,你也能理解,主刀副刀和其他医生看的像其实不是同一个像。 这个也是现在这个社会开始推崇外视镜的原因。
2.2 外视镜的弊端,你有没有想过,显微镜和外视镜的区别呢。 这种使用显微镜的手术应用其实就是精细化手术应用,精细化最多的是什么呢? 肿瘤切除。 你有没有想过,手术显微镜使用目镜,其实你看到的画面是3D的,但是使用CMOS,就是一个2D视野。 肿瘤是一个立体的,你如何去通过2D影像判断接下来要怎么切除呢? 现在是不是悟出来了?
其实现在已经有了3D外视镜,但是其实它的像是假的,相当于使用3D屏幕,用偏振片戴着3D眼镜来虚假的实现一个3D效果。
那如何涉及真实的3D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