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2020年10月30日—维也纳工业大学(奥地利)的研究人员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合作开发的显微技术可以让癌症诊断更可靠。该技术允许在3D手术后对肿瘤进行分析,而无需将肿瘤切成薄片。
以前评估癌症手术成功率的方法要求病理学家切成非常薄的切片,每5毫米厚约4 μm。然后在显微镜下分析这些样品,以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 该方法仅检查非常少量的肿瘤。 
经化学处理的透明显微镜中的透明肿瘤,由光片照亮。由维也纳技术大学提供。
维也纳技术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的技术使肿瘤透明,从而可以3D分析肿瘤。Inna Sabdyusheva在其论文背景下从事该项目,她根据维也纳技术大学高级科学家Klaus
Becker开发的技术开发了一种化学方法,以“清除”乳腺癌样本。该过程使结构保持不变,癌细胞仍可被识别。
然后在超薄显微镜下分析样品,薄板(薄薄的激光束)穿透组织。逐层分析样品,以便允许计算机显示穿过肿瘤的任何部分。同一研究小组的萨伊德·萨格哈菲开发的光学系统通过生产特别长而又薄的光片来完成这项工作。 
通过维也纳技术大学开发的创新技术产生的肿瘤的3D图像。由维也纳技术大学提供。
维也纳大学生物电子学教授汉斯-乌尔里希·多特说:“与以往相比,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更高的检查可靠性。” “此外,新的3D方法还将为将来的癌症发展提供全新的见解。由于现在首次有可能在三个方面显示人类手术样本中癌细胞的扩散,因此对肿瘤生物学的理解也应取得重大进展。”
多特设想,病理学家现在可以用鼠标滚动浏览图像,这与放射学家目前的工作方式类似。他认为,通过该过程产生的大量数据也可以为人工智能领域带来机会。
多特说:“也许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将来可以加快并简化肿瘤诊断。”
该研究发表在《科学报告》(www.doi.org/10.1038/s41598-020-71737-w)上。
Photonics.com
2020年10月
|